参与本项目,贡献其他语言版本的代码,拥抱开源,让更多学习算法的小伙伴们受益!
Bellman_ford 算法精讲
题目描述
某国为促进城市间经济交流,决定对货物运输提供补贴。共有 n 个编号为 1 到 n 的城市,通过道路网络连接,网络中的道路仅允许从某个城市单向通行到另一个城市,不能反向通行。
网络中的道路都有各自的运输成本和政府补贴,道路的权值计算方式为:运输成本 - 政府补贴。
权值为正表示扣除了政府补贴后运输货物仍需支付的费用;权值为负则表示政府的补贴超过了支出的运输成本,实际表现为运输过程中还能赚取一定的收益。
请找出从城市 1 到城市 n 的所有可能路径中,综合政府补贴后的最低运输成本。
如果最低运输成本是一个负数,它表示在遵循最优路径的情况下,运输过程中反而能够实现盈利。
城市 1 到城市 n 之间可能会出现没有路径的情况,同时保证道路网络中不存在任何负权回路。
负权回路是指一系列道路的总权值为负,这样的回路使得通过反复经过回路中的道路,理论上可以无限地减少总成本或无限地增加总收益。
输入描述
第一行包含两个正整数,第一个正整数 n 表示该国一共有 n 个城市,第二个整数 m 表示这些城市中共有 m 条道路。
接下来为 m 行,每行包括三个整数,s、t 和 v,表示 s 号城市运输货物到达 t 号城市,道路权值为 v(单向图)。
输出描述
如果能够从城市 1 到连通到城市 n, 请输出一个整数,表示运输成本。如果该整数是负数,则表示实现了盈利。如果从城市 1 没有路径可达城市 n,请输出 “unconnected”。
输入示例:
6 7
5 6 -2
1 2 1
5 3 1
2 5 2
2 4 -3
4 6 4
1 3 5
思路
本题依然是单源最短路问题,求 从 节点1 到节点n 的最小费用。 但本题不同之处在于 边的权值是有负数了。
从 节点1 到节点n 的最小费用也可以是负数,费用如果是负数 则表示 运输的过程中 政府补贴大于运输成本。
在求单源最短路的方法中,使用dijkstra 的话,则要求图中边的权值都为正数。
我们在 dijkstra朴素版 中专门有讲解:为什么有边为负数 使用dijkstra就不行了。
本题是经典的带负权值的单源最短路问题,此时就轮到Bellman_ford登场了,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介绍Bellman_ford 算法 如何解决这类问题。
该算法是由 R.Bellman 和L.Ford 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明的算法,故称为Bellman_ford算法。
Bellman_ford算法的核心思想是 对所有边进行松弛n-1次操作(n为节点数量),从而求得目标最短路。
什么叫做松弛
看到这里,估计大家都比较晕了,为什么是 n-1 次,那“松弛”这两个字究竟是个啥意思?
我们先来说什么是 “松弛”。
《算法四》里面把这个操作叫做 “放松”, 英文版里叫做 “relax the edge”
所以大家翻译过来,就是 “放松” 或者 “松弛” 。
但《算法四》没有具体去讲这个 “放松” 究竟是个啥? 网上很多题解也没有讲题解里的 “松弛这条边,松弛所有边”等等 里面的 “松弛” 究竟是什么意思?
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,每条边有起点、终点和边的权值。例如一条边,节点A 到 节点B 权值为value,如图:
minDist[B] 表示 到达B节点 最小权值,minDist[B] 有哪些状态可以推出来?
状态一: minDist[A] + value 可以推出 minDist[B] 状态二: minDist[B]本身就有权值 (可能是其他边链接的节点B 例如节点C,以至于 minDist[B]记录了其他边到minDist[B]的权值)
minDist[B] 应为如何取舍。
本题我们要求最小权值,那么 这两个状态我们就取最小的
if (minDist[B] > minDist[A] + value) minDist[B] = minDist[A] + value
也就是说,如果 通过 A 到 B 这条边可以获得更短的到达B节点的路径,即如果 minDist[B] > minDist[A] + value
,那么我们就更新 minDist[B] = minDist[A] + value
,这个过程就叫做 “松弛” 。
以上讲了这么多,其实都是围绕以下这句代码展开:
if (minDist[B] > minDist[A] + value) minDist[B] = minDist[A] + value
这句代码就是 Bellman_ford算法的核心操作。
以上代码也可以这么写:minDist[B] = min(minDist[A] + value, minDist[B])
如果大家看过代码随想录的动态规划章节,会发现 无论是背包问题还是子序列问题,这段代码(递推公式)出现频率非常高的。
其实 Bellman_ford算法 也是采用了动态规划的思想,即: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多个决策阶段,通过状态之间的递归关系最后计算出全局最优解。
(如果理解不了动态规划的思想也无所谓,理解我上面讲的松弛操作就好)
那么为什么是 n - 1次 松弛呢?
这里要给大家模拟一遍 Bellman_ford 的算法才行,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对所有边松弛 n - 1 次的操作是什么样的。
我们依然使用minDist数组来表达 起点到各个节点的最短距离,例如minDist[3] = 5 表示起点到达节点3 的最小距离为5
模拟过程
初始化过程。
起点为节点1, 起点到起点的距离为0,所以 minDist[1] 初始化为0
如图:
其他节点对应的minDist初始化为max,因为我们要求最小距离,那么还没有计算过的节点 默认是一个最大数,这样才能更新最小距离。
对所有边 进行第一次松弛: (什么是松弛,在上面我已经详细讲过)
以示例给出的所有边为例:
5 6 -2
1 2 1
5 3 1
2 5 2
2 4 -3
4 6 4
1 3 5
接下来我们来松弛一遍所有的边。
边:节点5 -> 节点6,权值为-2 ,minDist[5] 还是默认数值max,所以不能基于 节点5 去更新节点6,如图:
(在复习一下,minDist[5] 表示起点到节点5的最短距离)
边:节点1 -> 节点2,权值为1 ,minDist[2] > minDist[1] + 1 ,更新 minDist[2] = minDist[1] + 1 = 0 + 1 = 1 ,如图:
边:节点5 -> 节点3,权值为1 ,minDist[5] 还是默认数值max,所以不能基于节点5去更新节点3 如图:
边:节点2 -> 节点5,权值为2 ,minDist[5] > minDist[2] + 2 (经过上面的计算minDist[2]已经不是默认值,而是 1),更新 minDist[5] = minDist[2] + 2 = 1 + 2 = 3 ,如图:
边:节点2 -> 节点4,权值为-3 ,minDist[4] > minDist[2] + (-3),更新 minDist[4] = minDist[2] + (-3) = 1 + (-3) = -2 ,如图:
边:节点4 -> 节点6,权值为4 ,minDist[6] > minDist[4] + 4,更新 minDist[6] = minDist[4] + 4 = -2 + 4 = 2
边:节点1 -> 节点3,权值为5 ,minDist[3] > minDist[1] + 5,更新 minDist[3] = minDist[1] + 5 = 0 + 5 = 5 ,如图:
以上是对所有边进行一次松弛之后的结果。
那么需要对所有边松弛几次才能得到 起点(节点1) 到终点(节点6)的最短距离呢?
对所有边松弛一次,相当于计算 起点到达 与起点一条边相连的节点 的最短距离。
上面的距离中,我们得到里 起点达到 与起点一条边相邻的节点2 和 节点3 的最短距离,分别是 minDist[2] 和 minDist[3]
这里有录友疑惑了 minDist[3] = 5,分明不是 起点到达 节点3 的最短距离,节点1 -> 节点2 -> 节点5 -> 节点3 这条路线 距离才是4。
注意我上面讲的是 对所有边松弛一次,相当于计算 起点到达 与起点一条边相连的节点 的最短距离,这里 说的是 一条边相连的节点。
与起点(节点1)一条边相邻的节点,到达节点2 最短距离是 1,到达节点3 最短距离是5。
而 节点1 -> 节点2 -> 节点5 -> 节点3 这条路线 是 与起点 三条边相连的路线了。
所以对所有边松弛一次 能得到 与起点 一条边相连的节点最短距离。
那对所有边松弛两次 可以得到与起点 两条边相连的节点的最短距离。
那对所有边松弛三次 可以得到与起点 三条边相连的节点的最短距离,这个时候,我们就能得到到达节点3真正的最短距离,也就是 节点1 -> 节点2 -> 节点5 -> 节点3 这条路线。
那么再回归刚刚的问题,需要对所有边松弛几次才能得到 起点(节点1) 到终点(节点6)的最短距离呢?
节点数量为n,那么起点到终点,最多是 n-1 条边相连。
那么无论图是什么样的,边是什么样的顺序,我们对所有边松弛 n-1 次 就一定能得到 起点到达 终点的最短距离。
其实也同时计算出了,起点 到达 所有节点的最短距离,因为所有节点与起点连接的边数最多也就是 n-1 条边。
截止到这里,Bellman_ford 的核心算法思路,大家就了解的差不多了。
共有两个关键点。
- “松弛”究竟是个啥?
- 为什么要对所有边松弛 n - 1 次 (n为节点个数) ?
那么Bellman_ford的解题解题过程其实就是对所有边松弛 n-1 次,然后得出得到终点的最短路径。
代码
理解上面讲解的内容,代码就更容易写了,本题代码如下:(详细注释)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vector>
#include <list>
#include <climits>
using namespace std;
int main() {
int n, m, p1, p2, val;
cin >> n >> m;
vector<vector<int>> grid;
// 将所有边保存起来
for(int i = 0; i < m; i++){
cin >> p1 >> p2 >> val;
// p1 指向 p2,权值为 val
grid.push_back({p1, p2, val});
}
int start = 1; // 起点
int end = n; // 终点
vector<int> minDist(n + 1 , INT_MAX);
minDist[start] = 0;
for (int i = 1; i < n; i++) { // 对所有边 松弛 n-1 次
for (vector<int> &side : grid) { // 每一次松弛,都是对所有边进行松弛
int from = side[0]; // 边的出发点
int to = side[1]; // 边的到达点
int price = side[2]; // 边的权值
// 松弛操作
// minDist[from] != INT_MAX 防止从未计算过的节点出发
if (minDist[from] != INT_MAX && minDist[to] > minDist[from] + price) {
minDist[to] = minDist[from] + price;
}
}
}
if (minDist[end] == INT_MAX) cout << "unconnected" << endl; // 不能到达终点
else cout << minDist[end] << endl; // 到达终点最短路径
}
- 时间复杂度: O(N * E) , N为节点数量,E为图中边的数量
- 空间复杂度: O(N) ,即 minDist 数组所开辟的空间
关于空间复杂度,可能有录友疑惑,代码中数组grid不也开辟空间了吗? 为什么只算minDist数组的空间呢?
grid数组是用来存图的,这是题目描述中必须要使用的空间,而不是我们算法所使用的空间。
我们在讲空间复杂度的时候,一般都是说,我们这个算法所用的空间复杂度。
拓展
有录友可能会想,那我 松弛 n 次,松弛 n + 1次,松弛 2 * n 次会怎么样?
其实没啥影响,结果不会变的,因为 题目中说了 “同时保证道路网络中不存在任何负权回路” 也就是图中没有 负权回路(在有向图中出现有向环 且环的总权值为负数)。
那么我们只要松弛 n - 1次 就一定能得到结果,没必要在松弛更多次了。
这里有疑惑的录友,可以加上打印 minDist数组 的日志,尝试一下,看看松弛 n 次会怎么样。
你会发现 松弛 大于 n - 1次,minDist数组 就不会变化了。
这里我给出打印日志的代码: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vector>
#include <list>
#include <climits>
using namespace std;
int main() {
int n, m, p1, p2, val;
cin >> n >> m;
vector<vector<int>> grid;
// 将所有边保存起来
for(int i = 0; i < m; i++){
cin >> p1 >> p2 >> val;
// p1 指向 p2,权值为 val
grid.push_back({p1, p2, val});
}
int start = 1; // 起点
int end = n; // 终点
vector<int> minDist(n + 1 , INT_MAX);
minDist[start] = 0;
for (int i = 1; i < n; i++) { // 对所有边 松弛 n-1 次
for (vector<int> &side : grid) { // 每一次松弛,都是对所有边进行松弛
int from = side[0]; // 边的出发点
int to = side[1]; // 边的到达点
int price = side[2]; // 边的权值
// 松弛操作
// minDist[from] != INT_MAX 防止从未计算过的节点出发
if (minDist[from] != INT_MAX && minDist[to] > minDist[from] + price) {
minDist[to] = minDist[from] + price;
}
}
cout << "对所有边松弛 " << i << "次" << endl;
for (int k = 1; k <= n; k++) {
cout << minDist[k] << " ";
}
cout << endl;
}
if (minDist[end] == INT_MAX) cout << "unconnected" << endl; // 不能到达终点
else cout << minDist[end] << endl; // 到达终点最短路径
}
通过打日志,大家发现,怎么对所有边进行第二次松弛以后结果就 不再变化了,那根本就不用松弛 n - 1 ?
这是本题的样例的特殊性, 松弛 n-1 次 是保证对任何图 都能最后求得到终点的最小距离。
如果还想不明白 我再举一个例子,用以下测试用例再跑一下。
6 5
5 6 1
4 5 1
3 4 1
2 3 1
1 2 1
打印结果:
对所有边松弛 1次
0 1 2147483647 2147483647 2147483647 2147483647
对所有边松弛 2次
0 1 2 2147483647 2147483647 2147483647
对所有边松弛 3次
0 1 2 3 2147483647 2147483647
对所有边松弛 4次
0 1 2 3 4 2147483647
对所有边松弛 5次
0 1 2 3 4 5
你会发现到 n-1 次 才打印出最后的最短路结果。
关于上面的讲解,大家一定要多写代码去实验,验证自己的想法。
至于 负权回路 ,我在下一篇会专门讲解这种情况,大家有个印象就好。
总结
Bellman_ford 是可以计算 负权值的单源最短路算法。
其算法核心思路是对 所有边进行 n-1 次 松弛。
弄清楚 什么是 松弛? 为什么要 n-1 次? 对理解Bellman_ford 非常重要。
其他语言版本
Java
public class Main {
// Define an inner class Edge
static class Edge {
int from;
int to;
int val;
public Edge(int from, int to, int val) {
this.from = from;
this.to = to;
this.val = val;
}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// Input processing
Scanner sc = new Scanner(System.in);
int n = sc.nextInt();
int m = sc.nextInt();
List<Edge> edges = new ArrayList<>();
for (int i = 0; i < m; i++) {
int from = sc.nextInt();
int to = sc.nextInt();
int val = sc.nextInt();
edges.add(new Edge(from, to, val));
}
// Represents the minimum distance from the current node to the original node
int[] minDist = new int[n + 1];
// Initialize the minDist array
Arrays.fill(minDist, Integer.MAX_VALUE);
minDist[1] = 0;
// Starts the loop to relax all edges n - 1 times to update minDist array
for (int i = 1; i < n; i++) {
for (Edge edge : edges) {
// Updates the minDist array
if (minDist[edge.from] != Integer.MAX_VALUE && (minDist[edge.from] + edge.val) < minDist[edge.to]) {
minDist[edge.to] = minDist[edge.from] + edge.val;
}
}
}
// Outcome printing
if (minDist[n] == Integer.MAX_VALUE) {
System.out.println("unconnected");
} else {
System.out.println(minDist[n]);
}
}
}
Python
def main():
n, m = map(int, input().strip().split())
edges = []
for _ in range(m):
src, dest, weight = map(int, input().strip().split())
edges.append([src, dest, weight])
minDist = [float("inf")] * (n + 1)
minDist[1] = 0 # 起点处距离为0
for i in range(1, n):
updated = False
for src, dest, weight in edges:
if minDist[src] != float("inf") and minDist[src] + weight < minDist[dest]:
minDist[dest] = minDist[src] + weight
updated = True
if not updated: # 若边不再更新,即停止回圈
break
if minDist[-1] == float("inf"): # 返还终点权重
return "unconnected"
return minDist[-1]
if __name__ == "__main__":
print(main())
Go
Rust
JavaScript
async function main() {
// 輸入
const rl = require('readline').createInterface({ input: process.stdin })
const iter = rl[Symbol.asyncIterator]()
const readline = async () => (await iter.next()).value
const [n, m] = (await readline()).split(" ").map(Number)
const edges = []
for (let i = 0 ; i < m ; i++) {
edges.push((await readline()).split(" ").map(Number))
}
const minDist = Array.from({length: n + 1}, () => Number.MAX_VALUE)
// 起始點
minDist[1] = 0
for (let i = 1 ; i < n ; i++) {
let update = false
for (const [src, desc, w] of edges) {
if (minDist[src] !== Number.MAX_VALUE && minDist[src] + w < minDist[desc]) {
minDist[desc] = minDist[src] + w
update = true
}
}
if (!update) {
break;
}
}
// 輸出
if (minDist[n] === Number.MAX_VALUE) {
console.log('unconnected')
} else {
console.log(minDist[n])
}
}
main()